激光雷达的定义:
激光雷达是一种利用激光作为探测光源,通过发射、接收并分析激光与目标物相互作用后返回的信号,以获取目标距离、速度、形状、纹理等信息的主动遥感技术。其工作原理基于激光测距和多普勒效应,通过精确测量激光脉冲往返时间(TimeofFlight, ToF)或相位差,结合激光波长和光速,计算目标的距离;通过分析返回信号的多普勒频移,确定目标的运动状态。激光雷达系统通常包括激光发射单元、接收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旋转或扫描机构等部分。
激光雷达的应用领域:
1. 自动驾驶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载激光雷达为车辆提供高精度的环境感知能力,包括障碍物检测、道路边界识别、交通标志识别等,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传感器之一。
2. 地理信息测绘与城市建模:机载或地面激光雷达用于地形地貌测绘、城市三维建模、森林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生成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点云数据等地理信息产品。
3. 无人机应用: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进行电力巡检、农业监测、环境监测、考古勘查等任务,提供实时、精确的地形与目标数据。
4. 气象观测:机载激光雷达用于云层结构分析、大气成分探测、风速测量等气象研究。
5. 安防监控:固定式或移动式激光雷达用于边境监控、港口安全、重要设施防护等,实现远距离、全天候的目标探测与跟踪。
6. 机器人与工业检测:在工业自动化、物流仓储、服务机器人等领域,激光雷达用于避障导航、物体识别与定位。
激光雷达的测试方法:
1. 距离精度测试:使用已知距离的标准靶标,对比激光雷达测得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偏差,评估距离测量准确性。
2. 角度精度测试:通过精密转台控制激光雷达指向已知角度的反射靶,测量实际扫描角度与设定角度的差异,评估角度测量精度。
3. 点云质量评估:采集特定场景的点云数据,分析点云密度、噪声水平、地面点滤波效果、特征提取能力等。
4. 动态性能测试:在模拟或实际移动平台上测试激光雷达对运动目标的检测能力,包括跟踪精度、刷新率、多目标处理能力等。
5. 环境适应性测试:在不同光照、气候、目标反照率条件下,评估激光雷达的性能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
6. 电磁兼容性(EMC)测试:验证激光雷达在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的能力,包括抗电磁干扰(EMI)和电磁辐射(EMR)两方面。
激光雷达的测试标准:
1. ISO 16323:2015:地球科学 使用机载激光雷达进行地形测绘的标准方法。
2. ASTM E57.04: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规定了地面激光雷达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
3. SAE J3016: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标准,定义了自动驾驶系统的等级划分,间接规定了车载激光雷达的技术要求。
4. IEC 608251: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规定了激光产品的安全要求,适用于激光雷达的激光安全评估。
激光雷达安全标准:
1. IEC 608251:通用激光产品安全标准,规定了激光产品的分类、要求和用户指南,激光雷达应遵循相应激光安全等级的防护措施。
2. IEC 6082514:专门针对激光雷达的安全标准,详细规定了激光雷达的发射特性、人眼暴露限值、防护措施等安全要求。
激光雷达性能指标与参数:
1. 测距精度:通常以±(米)表示,衡量激光雷达测距的绝对误差。
2. 角分辨率:通常以°或mrad表示,反映激光雷达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区分相邻目标的能力。
3. 测速精度:通常以±(m/s)表示,衡量激光雷达对目标速度测量的准确性。
4. 点云密度:单位时间内或单位面积内激光雷达生成的点数量,反映数据采集的密集程度。
5. 最大测距:激光雷达能够有效探测的最远距离,通常受激光功率、接收灵敏度和大气衰减等因素影响。
6. 扫描速率:激光雷达完成一次完整扫描所需的时间或每秒扫描线数,影响实时性与数据更新速率。
7. 激光波长:常用的激光雷达波长有905nm、1550nm等,波长选择影响穿透力、人眼安全性和大气散射等特性。
8. 功耗:激光雷达工作时的电能消耗,影响系统集成与续航能力。
9. 尺寸与重量:对车载、无人机等应用的集成便利性与负载能力有直接影响。
905nm激光雷达和1550nm激光雷达的比较
激光雷达最常使用的波长为905nm和1550nm。
关于激光波长,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人眼安全。当一束强烈的可见光照射眼睛,我们会本能的闭上眼睛来躲避光线。但是对于激光这种不可见的近红外光,当眼睛被照射时,眼睛并不会注意到它,如果累积了足够的能量,激光就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包括视网膜灼伤以及白内障。为了评价这种伤害的级别,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制定了一份激光安全标准IEC 60825,标准中根据最大允许暴露度(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MPE)对激光进行分类。MPE指在给定波长和持续时间内,在不允许引起生物组织损伤的情况下,每单位面积允许的最大激光能量。
从图中可以看出,任何脉宽的1550nm激光器的MPE值都要比950nm激光器的MPE值高,这意味着人眼能承受更大能量的1550nm激光的照射,这意味着1550nm激光雷达将拥有更高的发射功率。
功率高、却能保证人眼安全的原因是1550nm的激光容易被水吸收,而人眼表面正好有一层水(眼液),这层水一定程度上帮我们吸收了大量激光辐射。
激光雷达发射功率高带来的最直接好处就是探测距离将更远,一个1550nm激光雷达,在10%反射率的前提下,测距能力达到250m。而使用了905nm激光雷达,在10%反射率的前提下,测距能力只有150m。
有矛就有盾,1550nm激光雷达的盾就是雨天,据部分公司的实测数据显示:2毫米厚的水薄膜都能将1550nm激光的90%能量吸收掉,这意味这小雨天要慎用、中雨及大雨用不了。
当然业界有一种声音,觉得如果雨水呈片状的“水帘”或“水滩”的话,1550nm激光被吸收的概率很大,但是如果是“雨点”的话,基本不具备完全屏蔽1550nm激光的能力。
其实这种声音忽略了被测物体,无论大雨还是小雨,无论被测物体静止还是移动,在雨中呆上一段时间后表面都会形成一层水膜,所以你即使能躲避雨滴的吸收,你能躲避得了被测物体上的水膜?
虽然1550nm激光雷达并非完美无缺,但是总结起来1550nm激光雷达整理性能明显更优于905nm激光雷达。
第一:经过激光安全测试的1550nm激光雷达,发出的1550nm光波不会伤害人眼,虽然发射功率要比905nm高了一些,但也在人眼安全可视范围内,对人体健康无损害;
第二:由于光束亮度高、光束准直性更好,抗阳光干扰能力强,在烈日曝晒,阳光强度高的实际场景中,抗干扰强。
比如行驶在隧道中,由明到暗肉眼是很好识别的,但由暗到明,肉眼需要适应光线亮度后才能识别获取信息,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刺眼”。其实摄像头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里面的CMOS在强弱光进行交替时,会出现短暂的“失明”。
而激光雷达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不受光线的干扰,所以即便行驶到接近隧道出口,也能很好的辨别前面情况。
第三:探测距离远,最长探测距离500m,即便反射10%,也能保证有250m的距离,为道路预判和感知留足了反应时间。
总体而言,905nm激光雷达和1550nm激光雷达各有自己的优缺点,选择哪一种波长还需要根据实际的现实需求去决定。
深圳中为检验提供激光雷达性能检测服务
作为一家专业的激光设备检测认证机构,深圳中为检验在激光安全检测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成功案例,公司目前配备有先进的激光检测实验室以及顶尖的检测工程师团队,激光相关授权标准70多个;激光相关测试能力参数120余项;激光测量功率范围pW至5KW;脉冲测量可至ps级;激光产品测试覆盖范围包括消费类激光、美容类激光、测量类激光、工业类激光、医疗类激光、军用激光、激光雷达等。
欢迎来电咨询,洽谈合作!
扩展阅读:国际激光安全IEC 60825_激光设备检测_深圳中为检验 (ctnt-cert.com)
激光雷达人眼安全认证_标准动态_深圳中为检验 (ctnt-cert.com)
返回顶部